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永城定制礼服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永城定制礼服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古诗金缕玉衣的出处?
金缕玉衣(附鼻塞、耳塞、口含、手握),西汉中期 (公元前206年—24年),长180厘米宽125厘米,1986年河南永城芒山镇僖山汉墓出土,河南博物院藏。
玉衣出于西汉末期梁王墓,是由2008个玉片,用金丝缀合而成。按人体部位分别为头罩、面盖、上衣、袖、手套、裤、脚套等,玉衣为上古贵族的敛葬服饰,始于战国末期而盛于两汉,根据身份与等级的不同,玉衣的联缀又分为金缕、银缕、铜缕和丝缕。
金缕衣
朝代:唐代
作者:杜秋娘
原文:
劝君莫惜金缕衣,劝君惜取少年时。
花开堪折直须折,莫待无花空折枝。
此诗含意很单纯,可以用“莫负好时光”一言以蔽之。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。可是,它使得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,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,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。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“莫负好时光!”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,重复而不单调,回环而有缓急,形成优美的旋律。
《鄘风·君子偕老》描写的是一位容貌姣好、身材婀娜、服饰华丽的女子。诗共三节,摘其中一节以窥全豹:
玼兮玼兮,其之翟也。鬒发如云,不屑髢也。
玉之瑱也,象之揥也,扬且之皙也,胡然而帝也?
被孙殿英扔掉的乾隆随身下葬的遮布,被拍出1.3亿,为何值如此天价?
孙殿英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军阀、土匪,早年依靠着民间组织“庙道会”起家。在1928年5月投靠蒋介石,被蒋介石收编为第六军团第十二军军长。同年夏天,孙殿英以剿匪为名驻扎在了清东陵附近的蓟县马伸桥。
1928年7月,孙殿英为了筹集军费准备盗掘清东陵,当时锁定了乾隆的裕陵和慈禧的定东陵。原因很简单,乾隆执政时期是满清王朝最鼎盛的时期,而慈禧则是满清王朝统治者中最穷奢极欲的人,所以这两座墓葬中的珍宝也最多。
孙殿英锁定目标后,以体谅地方疾苦,不忍就地筹粮为名,通知了遵化县***准备30辆大车,以便军队从其他地方运粮。得到大车后又以军事演习为名,迅速封锁了清东陵,并且驱赶了护陵人员。
孙殿英首先盗掘的是慈禧的定东陵,墓内珍宝无数。据《爱月轩笔记》记载;慈禧棺椁之中,下层铺有三层金丝串珠锦褥和一层珍珠,足足厚一尺有余。另外金、玉、宝石雕刻成的佛像27尊,各种玉石雕刻的骏马、罗汉等物700余件。
除了以上珍宝之外,还有一件缂[kè]丝陀罗尼经被。
陀罗尼经被又称“往生被”,是清朝皇室成员入葬时专用的佛教用品。经被之上,一般以梵文或者是藏文书写各个佛祖、菩萨的功德名号和真言密咒,在清朝皇室和佛***的眼中认为经被可以消除生前一切的罪孽,使亡灵到达西天极乐世界。
慈禧的陀罗尼经被点缀了820粒珍珠,入葬时的估价在16万两白银以上。当时孙殿英的匪兵仅仅将经被上的珍珠全部拆走,反而将经被扔在了一旁。等到孙殿英走后,溥仪派人重殓慈禧时,将经被放在了慈禧的棺椁之上,直到后来重新打开定东陵,慈禧的陀罗尼经被才重现人间。2013年时还曾经展出。
2008年的一次拍卖会上,一件乾隆死后身穿的“陀罗尼经被”,被一个持有168号码牌的男士,以1.3亿元人民币的高价买走,而这条被子,在几年前还几乎无人问津,结果在短短数年间,成
为清东陵诸珍宝之首。
说到这条“陀罗尼经被”,就不能不说起那个赫赫有名的东陵大盗孙殿英。
话说1928年春天,孙殿英奉命到北京附近的蓟县遵化一带剿匪,而这里距离清东陵很近,清东陵里埋着大清的5位皇帝、15位皇后、136位妃嫔、3位阿哥、2位公主,还有更多的国宝级文物也
随同他们的主人静静地躺在地下,说白了这里就是一座聚宝盆。
在兵荒马乱的年代,清东陵的看守已经形同虚设,附近的村民和专业的盗墓集团彼此勾结,盗墓活动非常猖獗。
孙殿英逮着这个发财的机会自然不会错过,本身就是土匪出身的他压根不考虑如何妥善保护这些国宝,而是直接派出大批强盗一般的士兵组成盗墓大军,几乎把东陵各个墓葬都破坏了个遍,手段也极其野蛮,他们用斧头砍开慈禧的棺木,***了她身上所有的金银珠宝,并用***撬开了她的嘴,夺取了嘴里的夜明珠。
而存放乾隆皇帝遗体的地宫,则直接被***炸开,珠宝被洗劫一空,剩下的字画衣物,要么被焚毁,要么就在随意丢弃在地宫里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永城定制礼服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永城定制礼服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